安徽樸樹是什么樹?如何進行辨別和區分呢
時間:2020-04-28 瀏覽:1388次
樸樹是什么樹
樸(pò)樹,別名黃果樸 白麻子 樸 樸榆 樸仔樹 沙樸,拉丁學名:Celtis sinensis Pers.,蕁麻目落葉喬木;分布于河南、山東、長江中下游和以南諸省區以及臺灣;越南,老撾也有。根皮入藥,治腰痛、漆瘡。
樸樹分布于淮河流域、秦嶺以南至華南各省區,長江中下游和以南諸省區以及臺灣;越南,老撾也有。[4]
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蘇、浙江、湖南、安徽等地。
產山東(青島、嶗山)、河南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廣西、廣東。[2]
怎樣區別樸樹和欒樹
一、形態特征不同
1、樸樹為落葉喬木,高達20米。樹皮平滑,灰色。一年生枝被密毛。葉互生,革質,寬卵形至狹卵形,長3-10厘米,寬1.5-4厘米,先端急尖至漸尖,基部圓形或闊楔形,偏斜,中部以上邊緣有淺鋸齒,三出脈,上面無毛,下面沿脈及脈腋疏被毛。
2、欒樹葉叢生于當年生枝上,平展,一回、不完全二回或偶有為二回羽狀復葉,長可達50厘米;小葉(7-)11-18片(頂生小葉有時與最上部的一對小葉在中部以下合生),無柄或具極短的柄,對生或互生,紙質,卵形、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,長(3-)5-10厘米,寬3-6厘米,頂端短尖或短漸尖。
二、生長環境不同
1、樸樹多生長于海拔100-1500米的路旁、山坡、林緣處 。喜光,稍耐陰,耐寒。適溫暖濕潤氣候,適生于肥沃平坦之地。對土壤要求不嚴,有一定耐干旱能力,亦耐水濕及瘠薄土壤,適應力較強。
2、欒樹是一種喜光,稍耐半蔭的植物;耐寒;但是不耐水淹,栽植注意土地,耐干旱和瘠薄,對環境的適應性強,喜歡生長于石灰質土壤中,耐鹽漬及短期水澇。欒樹具有深根性,萌蘗力強,生長速度中等,幼樹生長較慢,以后漸快,有較強抗煙塵能力。在中原地區尤其是許昌鄢陵多有栽植。
三、分布范圍不同
1、樸樹分布于中國山東(青島、嶗山)、河南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廣西、廣東、臺灣。在越南、老撾也有所分布。
2、欒樹產中國北部及中部大部分省區,世界各地有栽培。東北自遼寧起經中部至西南部的云南,以華中、華東較為常見,主要繁殖基地有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安徽,河南也是欒樹生產基地之一。日本、朝鮮也有分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