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綜合防治園林植物線蟲病
時間:2022-06-15 瀏覽:264次
由于線蟲危害后,被害植物往往有病理變化進程,引起的癥狀同植物病害類似,因此常常被誤診。如月季線蟲病常被誤認為是月季根癌病,菊花芽線蟲常被認為是菊花葉斑病,水仙線蟲病常被認為是水仙迂腐病等等。為此,準確區分線蟲是線蟲防治的重要環節。
(1)取危害部位作切片、進行鏡鑒,這是科學準確辨認線蟲的底子方法。
(2)取清水一盆,將患病部位或許根部在水中重復清洗,待盆中水面安靜后細心查詢,看是否有線蟲漂浮在水面來辨認線蟲。
(3)外部特征查詢確診。一看花卉種類是否簡略感染線蟲;二看植物整體長勢,是否有線蟲感染的情況,花木感染線蟲后多表現為生長不良、矮化、變形、變色迂腐,尤其是環境條件較差時,簡略失掉觀賞價值甚至去世;三作關鍵分析 ,差異根瘤構成是線蟲引起還是細菌、真菌等原因引起的以及迂腐去世的本源。
2.了解線蟲生計環境
花木線蟲終身大部分時刻在土壤中,合適的溫度為攝氏20—30度,合適的土壤含水量為40%—45%。疏松、通氣出色、排水性強的濕潤土壤最合適線蟲生計,因此瘠薄的沙質土線蟲病重,壤土次之,粘土有機質含量多的土壤線蟲病較輕。土壤含鹽量低易于線蟲生計。
線蟲以卵、幼蟲和成蟲直接在土壤中或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,一般可存活1—3年。越冬幼蟲成蟲直接侵染寄主組織,次年條件合適時卵內幼蟲孵出,一般以2齡幼蟲侵染寄主組織。傳達途徑可分為主動傳達和被逼傳達。主動傳達是指線蟲在有水或水膜的條件下主動移動,被逼傳達是指雨水、灌溉水活動傳達,病蟲苗木、種子、土壤傳達以及少數昆蟲傳達。